跟往常一樣,浙醫二院外科董鑫副主任醫師走進手術室,為一名60歲的女性做了腹腔鏡下膽囊切除手術??僧斈懩仪虚_后,在場的醫護人員“驚呆了”。沒想到,膽囊里的結石竟形態規整、色彩亮麗,既像剛切開的芒果粒,又像漂亮的黃寶石。
其實,早在15年前,這位患者在體檢時就發現了膽囊結石,平常生活中偶有右上腹部隱痛不適,但一直未引起重視。今年元旦一過,為了解決困擾多年的疼痛,她決定來醫院就診。B超檢查提示膽囊內充滿結石,此時的膽囊已經失去了應有的機體功能,董鑫醫師建議她立馬進行手術治療。手術后兩天,這位女性就順利出院了。
為讓更多人了解膽囊結石的危害,有心的醫生們在膽囊切除術后將這些特別的石頭拍攝記錄下來:
膽囊結石過程
董鑫醫師介紹說,其實膽囊結石常常形態各異、色彩繽紛。那么這些色彩斑斕、形態各異的膽囊結石背后又有怎樣的秘密呢?膽囊結石形成的原因是什么?會造成哪些危害?
1、膽囊結石是如何形成的?
董鑫醫師說,按照結石的化學成分,可以把膽囊結石分為膽固醇結石、膽色素結石和混合型結石三類。膽固醇結石外觀呈淡黃色或灰黃色,通常為圓形或卵圓形,表面光滑,質地堅硬,單發者居多;
膽色素結石外觀為黑色或棕紅色,形狀不定,質軟易碎,一般數目較多,體積較??;
混合型結石最為常見,其主要成分也是膽固醇、膽色素和鈣鹽。由于所含成分的比例不同,可表現為各種顏色和形狀,顏色有灰白色、黃色、棕色、黃綠色、黑色等,往往數目較多,排列整齊,一般常見的為圓形或多面角形,表面光滑。
然而,膽囊結石的具體形成原因至今尚未完全弄清楚,目前考慮與膽固醇過飽和、膽囊功能異常、細菌或寄生蟲感染、飲食和遺傳等多種因素密切相關。常見的危險因素有肥胖、高能量飲食、高脂血癥;缺乏運動;飲食不規律,不吃早餐、餐后零食;女性多次妊娠;某些疾病如肝硬化、糖尿病、腎炎、胃切除術后等也會引起膽囊結石的發生。
膽囊結構圖
2、膽囊結石會對健康造成危害嗎?
腹痛是膽囊結石最常見的癥狀,疼痛多位于右上腹或劍突下,可放射至肩背部,有時僅伴有輕微不適,被誤認為是胃病而延誤就診。腹痛常在進食高脂、高蛋白飲食后發生,這是因為油膩的飲食會引起膽囊收縮,結石刺激膽囊壁后引起疼痛。如果膽囊內結石是可游動的,疼痛持續數小時后多可緩解;
如果結石嵌頓于膽囊頸部不能活動,膽汁不能通過膽囊頸和膽囊管排出,可導致膽囊內壓力增高,從而引起持續性右上腹痛,往往會伴有惡心、嘔吐,如果梗阻不能及時解除,膽囊內壓力持續增大,可引起膽囊穿孔,出現彌漫性腹膜炎;
如果膽囊內結石掉入膽總管中,可造成肝內膽汁排出受阻,出現皮膚鞏膜黃染,引起急性化膿性膽管炎、膽源性胰腺炎等。
這些疾病可造成非常嚴重的后果,如果處理不及時可引起感染性休克,甚至死亡。
另外,膽囊結石也和性欲減退的發生有密切關系,臨床上65%至90%的性欲減退患者有膽囊結石,大約1%至3%的膽囊結石患者可發展為性欲減退。
3、發現膽囊結石需要切除膽囊嗎?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相當部分的膽囊結石是在體檢中被偶然發現,患者無任何不適,無癥狀膽囊結石患者所占比例約為50%至70%,目前國際上并沒有確切的醫學數據支持或反對預防性膽囊切除。
國內目前對無癥狀膽囊結石比較一致的處理意見是:對于大部分無癥狀性膽囊結石病人,無須行預防性膽囊切除。但當患者存在以下性欲減退高危因素時則建議積極手術切除:結石直徑≥3厘米;膽囊壁增厚達4毫米及以上;伴有息肉≥1厘米;膽囊壁鈣化;合并糖尿??;膽囊結石病史>10年;膽囊萎縮等。
另外,對一些高風險患者如老年病人、合并多種內科疾病的膽囊結石病人,即使無癥狀、無性欲減退高危因素,也應盡早行預防性膽囊切除。而對于有癥狀的膽囊結石,膽囊切除還是首選的治療方法。
4、膽囊切除應選擇哪種手術方式?
手術切口
?
就診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