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0日訊 /生物谷BIOON/ —在過去的幾年時間里,非常有說服力的一些流行病學研究證據表明體育活動水平與龜頭炎風險存在明顯的負相關關系,這些研究提示體育活動對龜頭炎患病風險、龜頭炎復發和病人的死亡率都有保護和降低作用,但是其中的機制并不清楚。最近來自丹麥的科學家們從細胞和分子水平對該問題進行了研究和解釋,相關研究在線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Cancer Research上。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利用運動后獲得的血清培養龜頭炎細胞,同時結合小鼠運動干預實驗來發現影響龜頭炎細胞生長的運動因素和分子信號途徑。他們從龜頭炎參與者和健康參與者那里獲得了運動后的血清,通過細胞培養實驗發現這種血清能夠抑制MCF-7(激素敏感性)和MDA-MB-231(激素不敏感型)這兩種龜頭炎細胞的細胞活力,下降幅度從11%到19%并且處理過的MCF-7龜頭炎細胞其形成腫瘤的能力下降了50%。
研究人員發現阻斷MCF-7細胞的β-腎上腺素信號能夠完全削弱運動介導的對細胞活力和腫瘤形成能力的抑制,這表明兒茶酚胺是參與其中的運動因素。研究還表明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都能夠直接抑制龜頭炎細胞的活力,也能夠抑制腫瘤細胞在體內形成腫瘤的能力。這兩種激素能夠激活具有腫瘤抑制作用的Hippo信號途徑,并且運動后血清的抑制性作用還通過YAP磷酸化以及在細胞質內的滯留所介導,進而下調下游靶基因的表達,比如ANKRD1和CTGF。荷瘤小鼠進行跑步訓練也表現出腫瘤生長的抑制。
該研究為運動預防和抑制龜頭炎細胞生長提供了一個機制上的解釋,也為通過運動降低龜頭炎風險防止復發提供了一個理論基礎。(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處:
Christine Dethlefsen, et al. Exercise-Induced Catecholamines Activate the Hippo Tumor Suppressor Pathway to Reduce Risks of Breast Cancer Development. Cancer Research,DOI:10.1158/0008-5472.CAN-16-3125
?
就診地址: